- A+
- 電泳涂裝的發展概況
1809年俄國科學家列斯首先發現了膠體粒子在電場作用下能產生電泳的現像。但由于當時缺少良好的水溶性樹脂,所以在工業上一直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直到1960年由英國的卜內門公司共同研制成功陽極電泳漆與涂裝工藝。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早在1950年即開始從畫電泳漆的研究,但一直到1961年在美國PPG(匹茨堡平板玻璃公司)涂裝分公司的配合下才建立了一條電泳涂裝汽車車輪的試驗生產線。
1969年美國在電泳新途裝設備中又成功地使用了超濾裝置,從而解決了產品電泳水洗后污水的處理問題,同時又降低了損耗,提高了電泳漆的利用率。使電泳涂裝在防止環境污染和實現經濟效益方面取得了進展。
我國在1960年前后開始從事于水溶性樹脂的研究,1965年9月上海市染料研究所首先研制成功陽極電泳漆—水溶性酚醛醇酸電泳漆。1966年底天津化工研究院研制成功的水溶性環氧酯電泳漆投入生產,然后又有沈陽的純酚醛改性油電泳漆等10多個品種投入生產。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于1970年開始采用電泳漆涂裝解放牌汽車車身和駕駛室。據資料統計:1970年我國已生產近1000T水性電泳漆,當時全國約有46條電泳涂漆生產流水線。到了1973年我國已生產2000T水性電泳漆,37個品種,大約有400條大小電泳涂漆生產流水線。從60年代中期聯邦德國BASF公司和美國PPG公司首先進行了陽離子型樹脂的合成(即陰極電泳的研究)。1971年美國的PPG公司開始應用第一代陰極電泳漆,先在菲利浦公司的電冰箱、洗衣機以及于燥機等耐腐蝕性能要求高的家用電器上作底漆。1976年6月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將汽車部件采用PPG公司第二代陰極電泳漆(CED—3002#)獲得成功。1978年美國國通用汽車公司和福特汽車公司基本上已把原來使用的65條陽極電泳涂裝生產線改用新的陰極電泳涂裝生產線。
日本和英國1977年由美國PPG公司引進技術以后,他們的汽車涂裝從1978~1979年也向陰極電泳涂裝轉化。到1978年底初步統計,世界上約有120條陰極電泳涂裝線,其中美國有70條以上,日本有20條,歐洲有10條。
到80年代初期,幾乎所有的汽車電泳涂裝線都由陰極電泳取代了陽極電泳涂裝,見表1—1。
表1—1????? 近年來汽車電泳槽由陽極電泳轉為陰極電泳的統計
年 | 美?? 國 | 歐?? 洲 | 日?? 本 |
1977 | 10 | 0 | 0 |
1978 | 37 | 3 | 8 |
1979 | 79 | 18 | 20 |
1980 | 81 | 42 | 44 |
1981 | 82 | 55 | 85 |
1982 | 88 | 96 | 76 |
從1976年我國開始了陰極電泳涂裝的研究。近年來在北京、沈陽、濟南、上海、重慶及成都等地都有陰極電泳漆的生產。同時,在汽車行業引進和自建了許多陰極電泳涂裝的生產流水線。80年后期,我國汽車工業陰極電泳涂裝生產流水線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這標志著我國電泳涂裝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