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電泳涂裝設備一般由電泳槽、循環過濾系統、冷卻系統、超濾系統、電源系統、陰(陽)極系統、涂料補加系統、后沖洗系統等組成。
不同的電泳漆品種對涂裝設備的要求有一定的差異,電泳涂裝工藝及設備設計或選用不當所導致的涂裝質量問題,單靠管理是克服不了的。所以,涂裝工藝及設備的設計,作為涂料供應方應盡早介入,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即所謂的“售前服務”才能確保涂裝的正常進行,即涂膜質量的正常。
電泳槽設備設計工藝
電泳槽是電沉積涂裝作業的浸槽,由三個基本部分組成:主槽、副槽及貯備槽。
主槽:一般有方形和船形兩種,船形槽適用于連續式生產,根據工件大小及生產的速度來設計主槽的體積和尺寸;兩端的斜坡長度取決于被涂物出入槽的角度。方形槽適用于步進間歇式生產。
為保證槽液有較好的攪拌狀態和最佳的極間距,槽體兩壁與被涂物要留有間隙,對于汽車車身的涂裝,一般要求工件距液面及極板間隔應大于300mm,距槽底間隔應大于400 mm。
副槽:一般電泳槽的出口端設有溢流槽(副槽),其作用是使槽液形成穩定的層流狀態,消除主槽表面的氣泡及漂浮物。
副槽與主槽間設有可調式堰板,以調節主槽液位及表面流動狀態;但主、副槽的落差不宜超過150mm(一般為50mm以內)以防起泡。
主、副槽底部宜設一連通管道,同樣可以起到調節主、副槽之間的液位及防止副槽出現沉降物。
槽底和轉角都應設計呈弧型,盡量清除循環死角,槽液的總容量在滿足各種要求的前提下應盡可能的小,以縮短更新周期和配槽投料費用。
備用槽? 備用槽供清理維修電泳槽系統設備時儲存電泳槽液,其容量應能容納全部的槽液,并有槽內自循環噴流裝置。
各槽體應具有足夠的強度,防止裝滿槽液時槽體變形,一般采用6-10mm厚的低碳鋼板雙面焊接而成,外壁用槽鋼加強。
電泳槽內壁及液面下的所有金屬構件都要進行絕緣防腐處理,絕緣要求能耐2萬伏電壓。